将游珠潭路上即事二首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洪繻|

此去山路艰,有似盘云栈。

峭壁摩深溪,摩崖行一线。

碧山号青城,悬泉落白涧。

飞瀑奔长空,雪花成匹练。

不到石门峰,宛睹匡庐面。

再见浊水溪,穿山去如箭。

阴晴无定间,山容千万变。

百险遇一夷,神舒目犹眩。

覆崖似破钟,云根系天半。

我行云窟中,梁悬山忽断。

舆夫行伛偻,林麓纷迷漫。

路入水里坑,渐觉岚光散。

过溪矗危峰,峨峨凌霄汉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七部

2.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垓下歌春秋战国·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。时不利兮骓不逝。 骓不逝兮可奈何!虞兮虞兮奈若何!
  • 2.《从游沁阳途中值雪有感兼示元煇明朝·谢榛邺台衡漳湄,太行何间之。东西共雨雪,当春复凄其。纷然皓盈目,宁不兴汝思。北堂汝亲老,况汝两娇儿。重轻俱在心,应念寒与饥。汝父尚行迈,驱马远相随。野水亦有波,独树...
  • 3.《涤轩宋朝·释道潜隔云穿窦引涓涓,喷玉跳珠亦可怜。心垢本无何用涤,戏将萧洒度流年。
  • 4.《和仇雄川幽居十咏·其九·酌酒明朝·任环严冬风力重,寒谷鸟声幽。把此太和春,愿分天尽头。
  • 5.《寄龚应身使君明朝·佘翔东风东望忆黄华,太守风流似永嘉。词赋建安称作者,循良渤海旧名家。喜看夹水双龙近,愁见长空一雁斜。若问狂夫寥廓兴,一丘犹未卧烟霞。
洪繻(1866~1928),本名攀桂,学名一枝,字樵。台湾沦日后,取《汉书‧终军传》「弃繻生」之说,改名繻,字弃生。清彰化鹿港人,原籍福建南安,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,遂家焉。少习举业,光绪十七年(1891)以案首入泮。十九年(1893)乡试不中。乙未(1895)割台之役,与丘逢甲、许肇清等同倡抗战,任中路筹饷局委员。台湾民主国瓦解后,绝意仕进,潜心于古文辞。由于身居弃地,洪繻采取「不妥协、不合作」的应世态度,以遗民终其身。他坚不剪辫,拒著洋服,拒说日语,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,诗文皆以干支纪年,以示不忘故国。内容多系三台掌故,自清末政治措施,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,日人横暴之状,民生疾苦之深,一一垂诸篇章,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。

张光岳谓洪繻诗,先学唐诗,以求诗格高古;继而上窥汉、魏,再学于宋、元、明、清,以臻高雅古朴之境。胥端甫谓其「感愤时事诗中,评时论古诸作,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。」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,博闻笃学,抱朴守贞,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。〖参考胥端甫编辑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;杨萍《台湾史上的人物》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81年5月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月;程玉凰《嶙峋志节一书生: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》,台北:国史馆,1997年5月。
〗洪繻著作包含诗歌、骈文、古文、试帖时文四类文体,皆冠以「寄斋」之名,有《诗集》、《八州诗草》、《试帖诗集》、《词集》、《诗话》、《骈文稿》、《古文集》、《函札》、《制义文集》、《八州游记》、《瀛偕亡记》、《中西战纪》、《中东战纪》、《时事三字经》,约百馀卷,一百八十馀万字。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〖胥端甫编辑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70年。
〗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,重加整编标点,排印为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〖林文龙点校,南投:台湾省文献委员会,1993年。
〗。今以成文出版社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所收《寄鹤斋诗集》为底本〖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:(1)《谑蹻集》七卷,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。(2)《披晞集》七卷,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。(3)《枯烂集》九卷,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。(4)《壮悔馀集》,为香奁诗,为1897年之作。(5)《八州诗草》五卷,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。(6)《诗集补遗》,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。(7)《试帖诗集》,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。
〗,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〖编者按:洪小如所藏抄本含《谑蹻集》七卷,《披晞集》六卷(缺卷五),《枯烂集》九卷。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。
〗、洪繻自编出版的《寄鹤斋诗矕》〖《寄鹤斋诗矕》,南投:南投活印社,1917年。此书洪繻自编自印,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,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。
〗,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,以及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台湾诗荟》等所载之诗作,辑录编校。(吴福助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