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怀四首(选二)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洪繻|

九十九峰天,千秋缺一角。

万里金汤城,乍为寒烟剥。

沧海微尘扬,黄河末流浊。

谁知桃源中,乃先变汉朔!

我有足与缨,咸池不足濯。

天意与民心,尚皆在冥漠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十六部

2. 选二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熙怡亭宋朝·沈辽齐山翠微青天外,西邻还云脩竹里。不如道人熙怡亭,巍然迥出青溪水。云谁穷高视千里,亦不沮洳埋蓬藟。清晨门外千家供,落日香销一禅几。欲知道人熙怡乐,泛舟偏向江淮舣。...
  • 2.《广汉言事得陵州仁寿县将以诗迎之宋朝·彭汝砺昨日除书下禁林,诏言明白洒宸襟。诚留魏阙初非浅,望系朝廷晚更深。议论自关天下计,功名非系古人心。秋风行李归来未,旦暮虚怀迟玉音。
  • 3.《寒食病起寄郑文蔚陈尧勋姚巽卿明朝·佘翔落落天涯客,春风病未瘳。此生扶药饵,故国梦松楸。对雨逢寒食,经年拥敝裘。王孙芳草路,何处不堪愁。
  • 4.《林叔宝将归莆中时余方东游作此为别明朝·李云龙尔有还家梦,余今负剑游。明朝临远水,各自上孤舟。鹏岭行逢雪,芦溪已过秋。不知鱼与雁,他雨若为投。
  • 5.《梦卜求贤(选馆题)明朝·李孙宸五色卿云灿陆离,黄麻宣诏出彤墀。天教岩筑调商鼎,人识熊车载帝师。玉烛乾坤皇祚永,金瓯名姓裔夷知。千秋鱼水非难事,丙魏同心又一时。
洪繻(1866~1928),本名攀桂,学名一枝,字樵。台湾沦日后,取《汉书‧终军传》「弃繻生」之说,改名繻,字弃生。清彰化鹿港人,原籍福建南安,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,遂家焉。少习举业,光绪十七年(1891)以案首入泮。十九年(1893)乡试不中。乙未(1895)割台之役,与丘逢甲、许肇清等同倡抗战,任中路筹饷局委员。台湾民主国瓦解后,绝意仕进,潜心于古文辞。由于身居弃地,洪繻采取「不妥协、不合作」的应世态度,以遗民终其身。他坚不剪辫,拒著洋服,拒说日语,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,诗文皆以干支纪年,以示不忘故国。内容多系三台掌故,自清末政治措施,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,日人横暴之状,民生疾苦之深,一一垂诸篇章,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。

张光岳谓洪繻诗,先学唐诗,以求诗格高古;继而上窥汉、魏,再学于宋、元、明、清,以臻高雅古朴之境。胥端甫谓其「感愤时事诗中,评时论古诸作,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。」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,博闻笃学,抱朴守贞,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。〖参考胥端甫编辑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;杨萍《台湾史上的人物》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81年5月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月;程玉凰《嶙峋志节一书生: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》,台北:国史馆,1997年5月。
〗洪繻著作包含诗歌、骈文、古文、试帖时文四类文体,皆冠以「寄斋」之名,有《诗集》、《八州诗草》、《试帖诗集》、《词集》、《诗话》、《骈文稿》、《古文集》、《函札》、《制义文集》、《八州游记》、《瀛偕亡记》、《中西战纪》、《中东战纪》、《时事三字经》,约百馀卷,一百八十馀万字。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〖胥端甫编辑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70年。
〗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,重加整编标点,排印为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〖林文龙点校,南投:台湾省文献委员会,1993年。
〗。今以成文出版社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所收《寄鹤斋诗集》为底本〖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:(1)《谑蹻集》七卷,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。(2)《披晞集》七卷,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。(3)《枯烂集》九卷,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。(4)《壮悔馀集》,为香奁诗,为1897年之作。(5)《八州诗草》五卷,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。(6)《诗集补遗》,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。(7)《试帖诗集》,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。
〗,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〖编者按:洪小如所藏抄本含《谑蹻集》七卷,《披晞集》六卷(缺卷五),《枯烂集》九卷。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。
〗、洪繻自编出版的《寄鹤斋诗矕》〖《寄鹤斋诗矕》,南投:南投活印社,1917年。此书洪繻自编自印,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,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。
〗,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,以及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台湾诗荟》等所载之诗作,辑录编校。(吴福助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