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事三首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洪繻|

华屋邱墟一再经,此中民物日凋零。

国家食货皆机阱,官法卫生半死刑。

行部趣耕无雨泽,敲门巡警有雷霆。

鲁褒爱作钱神论,清浊何须辨渭泾!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青韵

2. 卫生法数百条,犯者论违警罪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大享肆赦府帅赋诗次其韵宋朝·吕陶运际重熙讲克禋,祖宗严配答慈仁。典章备物该三代,殿宝殊名应五辰。早岁侍祠曾受嘏,外方留镇屡颁春。皇恩更远皆宣布,自此祥风起八垠。
  • 2.《七言次韵和乐道出省后见寄宋朝·沈遘君从司会陛延阁,更职华光奉讲论。却顾簿书劳已甚,独怀僚友意仍存。新居近指西城路,旧约还寻北海樽。便欲相期五人者,轩车蚤晚下宫门。
  • 3.《怀归明朝·王佐(汝学)万卷书生刘鲁风,闲来无事不从容。香风不动松花老,宿雨初收草木浓。莫把文章动蛮貊,悔将名利役疏慵。人生到处知何似,泛剡寒宵兴一蓬。
  • 4.《结交吟明朝·石宝白马载金鞍,悠悠迈城邑。桃蹊人不知,中有荆与棘。
  • 5.《舟夜明朝·何巩道暮烟迷柳岸,息棹听潮归。几点渔人火,分侵海寺扉。月迟鸥路暝,城远角声微。危坐秋风起,新寒上袷衣。
洪繻(1866~1928),本名攀桂,学名一枝,字樵。台湾沦日后,取《汉书‧终军传》「弃繻生」之说,改名繻,字弃生。清彰化鹿港人,原籍福建南安,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,遂家焉。少习举业,光绪十七年(1891)以案首入泮。十九年(1893)乡试不中。乙未(1895)割台之役,与丘逢甲、许肇清等同倡抗战,任中路筹饷局委员。台湾民主国瓦解后,绝意仕进,潜心于古文辞。由于身居弃地,洪繻采取「不妥协、不合作」的应世态度,以遗民终其身。他坚不剪辫,拒著洋服,拒说日语,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,诗文皆以干支纪年,以示不忘故国。内容多系三台掌故,自清末政治措施,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,日人横暴之状,民生疾苦之深,一一垂诸篇章,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。

张光岳谓洪繻诗,先学唐诗,以求诗格高古;继而上窥汉、魏,再学于宋、元、明、清,以臻高雅古朴之境。胥端甫谓其「感愤时事诗中,评时论古诸作,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。」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,博闻笃学,抱朴守贞,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。〖参考胥端甫编辑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;杨萍《台湾史上的人物》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81年5月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月;程玉凰《嶙峋志节一书生: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》,台北:国史馆,1997年5月。
〗洪繻著作包含诗歌、骈文、古文、试帖时文四类文体,皆冠以「寄斋」之名,有《诗集》、《八州诗草》、《试帖诗集》、《词集》、《诗话》、《骈文稿》、《古文集》、《函札》、《制义文集》、《八州游记》、《瀛偕亡记》、《中西战纪》、《中东战纪》、《时事三字经》,约百馀卷,一百八十馀万字。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〖胥端甫编辑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70年。
〗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,重加整编标点,排印为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〖林文龙点校,南投:台湾省文献委员会,1993年。
〗。今以成文出版社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所收《寄鹤斋诗集》为底本〖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:(1)《谑蹻集》七卷,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。(2)《披晞集》七卷,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。(3)《枯烂集》九卷,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。(4)《壮悔馀集》,为香奁诗,为1897年之作。(5)《八州诗草》五卷,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。(6)《诗集补遗》,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。(7)《试帖诗集》,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。
〗,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〖编者按:洪小如所藏抄本含《谑蹻集》七卷,《披晞集》六卷(缺卷五),《枯烂集》九卷。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。
〗、洪繻自编出版的《寄鹤斋诗矕》〖《寄鹤斋诗矕》,南投:南投活印社,1917年。此书洪繻自编自印,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,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。
〗,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,以及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台湾诗荟》等所载之诗作,辑录编校。(吴福助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