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悔之病,携妓骆云莲走访,醉中赋赠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朝崧|

君家卦山西,山东我乡里。

虽云一山隔,脂车数程耳。

谁能长离居,而不一相视。

南渡双溪来,仲冬风日美。

连村熟黄柑,翠鸟迎人语。

遥识通德门,书声深竹里。

闻君方示病,静求微妙理。

何可维摩室,散花无天女。

我非谪仙人,亦携金陵子。

红纷映青袍,一路看山水。

入门君大笑,忘形相尔汝。

更为吟七发,霍然病良已。

药亦不须尝,酒亦不须止。

日入共秉烛,高谈天地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宋朝·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酒酣胸胆尚开张,鬓微霜,又何妨?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?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...
  • 2.《九怀汉朝·王褒 匡机  极运兮不中,来将屈兮困穷。  余深愍兮惨怛,愿一列兮无从。  乘日月兮上征,顾游心兮鄗酆。  弥览兮九隅,彷徨兮兰宫。  芷闾兮药房,奋摇兮众芳。  ...
  • 3.《送杨待制元朝·张师愚玉堂迩丹扆,代言焕丝纶。求才极清选,擢用先席珍。英英儒者宗,显秩宜致身。穷理伊洛源,振藻班扬邻。飞腾霄汉高,辉光章绶新。驿程催举棹,雪消江水春。言路方四辟,启沃...
  • 4.《夗湖借居次陈粹之韵明朝·祁顺夗湖山水称侨居,山可登临水可渔。故旧追随频有梦,相门干谒独无书。买花钱费三春后,刻烛诗成四韵馀。身世澹然随所乐,直将方寸比堪舆。
  • 5.《过白乐天琵琶亭·其一明朝·李孙宸日暮浔阳古渡头,芦花瑟瑟似含秋。悬知司马江州泪,不为琵琶也自流。
林朝崧(1875~1915),字俊堂(一作峻堂),号痴仙,又号无闷道人。台湾台中人,晚清秀才出身,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「栎社」创始人,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。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,1895年日本领台,时年廿一,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,1897年一度回台,停留数后再赴泉州,1898年移居上,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。返台后,他与洪弃生、赖绍尧、林幼春、陈瑚、吕敦礼、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。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「栎社」之名,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-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,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,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。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、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,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。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,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,共有社员二十人、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,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。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,梁氏对痴仙、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,深表肯定。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,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,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「同化会」。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,旋归失败,痴仙经此打击,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。痴仙诗的内容,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,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,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。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,文字清丽多姿,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。  林朝崧诗,目前通行之版本为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在他去世十馀年后,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,由鹿港信昌社印行,于昭和八年(1933)分成两册装订(上册为一至三卷,下册为四至五卷)出版。全书五卷,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,附录诗馀一卷,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。龙文出版社「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」第一辑第八、九册两册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,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,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,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。台湾银行「台湾文献丛刊」第七十二种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,但有不少错字。。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,名为《无闷草堂诗钞》于1919~1923年连载于《台湾文艺丛志》(未以单行本出版)。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,但《诗钞》所收总数较《诗存》多出不少。(廖振富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