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柳桥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朝崧|

初入园门第一亭,彩虹卧处柳条青。

莺啼正好休惊断,斗酒双柑隔水听。

注释

1. 七言绝句 押青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拟古·其五元朝·刘绍大钧运神气,万汇各有形。弱肉竟强食,曷如无厥生。吾观虎狼徒,牙爪纷纵横。麟凤世乃稀,孰云保休贞。恻尔忆善类,终悲枭獍行。
  • 2.《过旧井陉明朝·祁顺昔时争战地,今日际雍熙。邑治非前日,水声如旧时。左车徒有策,韩信亦堪危。成败非人力,秪应天地知。
  • 3.《闱后迤西道中作清朝·牛焘碧鸡西望古连然,一片征鸿接远天。客邸黄花难共醉,林端小雨不成眠。鹿城树色秋风里,鸡足云山落日边。为问残阳苴力铺,祗今憔悴咽寒蝉。
  • 4.《马嵬怀古二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何处长生殿里秋,无情清渭日东流。香魂不及黄幡绰,犹占骊山土一丘。
  • 5.《送彭古晋二首·其二清朝·王士祯闻君游蓬池,访阮公啸台。台上多悲风,台下生蒿莱。渌水扬洪波,东逝不复回。南有三亭冈,寒芜望崔嵬。一言夺相印,应侯亦奇才。当其置厕时,何异诸舆儓。君行大梁道,览古...
林朝崧(1875~1915),字俊堂(一作峻堂),号痴仙,又号无闷道人。台湾台中人,晚清秀才出身,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「栎社」创始人,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。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,1895年日本领台,时年廿一,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,1897年一度回台,停留数后再赴泉州,1898年移居上,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。返台后,他与洪弃生、赖绍尧、林幼春、陈瑚、吕敦礼、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。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「栎社」之名,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-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,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,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。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、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,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。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,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,共有社员二十人、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,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。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,梁氏对痴仙、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,深表肯定。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,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,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「同化会」。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,旋归失败,痴仙经此打击,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。痴仙诗的内容,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,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,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。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,文字清丽多姿,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。  林朝崧诗,目前通行之版本为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在他去世十馀年后,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,由鹿港信昌社印行,于昭和八年(1933)分成两册装订(上册为一至三卷,下册为四至五卷)出版。全书五卷,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,附录诗馀一卷,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。龙文出版社「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」第一辑第八、九册两册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,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,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,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。台湾银行「台湾文献丛刊」第七十二种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,但有不少错字。。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,名为《无闷草堂诗钞》于1919~1923年连载于《台湾文艺丛志》(未以单行本出版)。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,但《诗钞》所收总数较《诗存》多出不少。(廖振富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