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杂诗六首·其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朝崧|

万仞石峥嵘,泉山镇郡城。

人言裴祖庙,昔驻越王兵。

战斗有时止,神仙安可成?

蜕岩临大海,登眺不胜情。

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庚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近现代·毛泽东饮茶粤海未能忘,索句渝州叶正黄。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莫道昆明池水浅,观鱼胜过富春江。
  • 2.《病起怀陈道人宋朝·周孚卧病久不出,四郊霜叶红。摧颓元属我,鲜健不知翁。莫惜书频寄,深思酒一中。移心未得法,君去亦匆匆。
  • 3.《生日偶吟·其一清朝·方婉仪平簟疏帘小阁晴,朝来池畔最关情。清清不染淤泥水,我与荷花同日生。
  • 4.《别墅偶成·其四元朝·张师曾南国秋风老,吾人发亦疏。霜崖依绣树,石涧漾青鱼。脍玉思垂钓,堆红可学书。何当结幽伴,来此托茨居。
  • 5.《朱李宋朝·刘挚珍果繁西园,登盘得朱李。白雪凋春花,缥丸结夏子。肉理浆包寒,肤衣粉凝紫。细碎轻菱芡,甘软异瓜柿。不须论投报,聊复冰寒水。伯阳指仙宗,房陵诧遗美。钻核乃独善,王氏...
林朝崧(1875~1915),字俊堂(一作峻堂),号痴仙,又号无闷道人。台湾台中人,晚清秀才出身,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「栎社」创始人,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。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,1895年日本领台,时年廿一,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,1897年一度回台,停留数后再赴泉州,1898年移居上,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。返台后,他与洪弃生、赖绍尧、林幼春、陈瑚、吕敦礼、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。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「栎社」之名,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-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,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,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。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、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,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。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,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,共有社员二十人、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,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。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,梁氏对痴仙、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,深表肯定。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,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,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「同化会」。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,旋归失败,痴仙经此打击,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。痴仙诗的内容,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,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,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。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,文字清丽多姿,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。  林朝崧诗,目前通行之版本为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在他去世十馀年后,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,由鹿港信昌社印行,于昭和八年(1933)分成两册装订(上册为一至三卷,下册为四至五卷)出版。全书五卷,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,附录诗馀一卷,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。龙文出版社「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」第一辑第八、九册两册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,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,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,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。台湾银行「台湾文献丛刊」第七十二种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,但有不少错字。。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,名为《无闷草堂诗钞》于1919~1923年连载于《台湾文艺丛志》(未以单行本出版)。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,但《诗钞》所收总数较《诗存》多出不少。(廖振富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