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亭散席循柳路吟

朝代:唐朝|作者:李商隐|

春咏敢轻裁,衔辞入半杯。

已遭江映柳,更被雪藏梅。

寡和真徒尔,殷忧动即来。

从诗得何报,惟感二毛催。

古诗简介

《江亭散席循路吟(归官舍)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,被选入《全唐诗》的第539卷第18首。
这首诗写的是江亭饮酒席散之后,循柳路归官舍途中回忆席间吟诗的情景,抒发自己的诗曲高和寡的感慨。

注释

①此诗在梓州幕作。《全唐诗》此诗题下原有三小字注:“归官舍。”
②春咏:指作此诗时在春天,故
③衔辞:含辞,犹吟哦。
④寡和: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
⑤殷忧:深忧。
⑥二毛:头发白。语出潘岳《秋兴赋》。感:《全唐诗》校:“一作看。”

赏析/鉴赏

此诗作于何时何地,注家尚无定论,但由末句“唯感二毛催”,可知当作于三十岁以后的壮年老年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余春秋三十有二,始见二毛。”“二毛”者,斑白的头发也。语出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君子不重伤,不禽二毛。”晋杜预注:“二毛,头白有二色。”
这首诗写的是江亭饮酒席散之后,循柳路归官舍途中回忆席间吟诗的情景,抒发自己的诗曲高和寡的感慨。首二句是说席上饮赋诗,诗题是“春咏”,李商隐不敢轻易吟咏,吟了半句就止住了。“敢轻裁”是反语。裁,裁答,酬唱意。是不敢轻易唱和的意思。为什么呢?紧接着三四句作了回答:诗人吟“江映柳”,遭到嘲讽;吟“藏梅”,更被人斥弄。李商隐《柳》诗有云:“柳映江潭底有情。”“江映柳”是写情的;“藏梅”,是梅花被压在下,不能见天日,难艳于世,这是写诗人怀才不遇压抑痛苦的人生遭际的。既然“江映柳”,“雪藏梅”都不能吟,便只好“衔辞入半杯”了。当然,“江映柳”“雪藏梅”也可解释为诗人循柳路归家途中之所见。但即便如此,也仍然是诗人对自己“春咏敢轻载,衔辞入半杯”暗喻性的解释,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特点的真切的概括。
五句写诗人对平生作诗和之者寡的感慨。曲高和寡,写了好诗也是徒然。六句写诗人忧国忧民,自己仕途坎坷,前程渺茫,殷殷之忧,时时袭来,融景生情,见则感,感则动,发自内心的忧愤要抒发,于是禁不住又写。
末二句,写诗人追求的执着。纵然曲高和寡,诗不被人理解,自己从诗中也得不到什么,但是,仍然要写,以致于年纪不是很大就生出斑白的头发,催迫自己未老先衰了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李商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李商隐(公元813—858),字义,号玉谿生,又号樊南生,汉族,唐朝怀州河内(今河南省沁阳市)人,是唐朝著名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清乾隆五十四年《怀庆府志》记载,李商隐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(今沁阳山王庄镇)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