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声慢词牌名,又名“胜胜慢”“人在楼上”“寒松叹”“求凰”等。此调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词,古人多用入声,有平韵、仄韵两体。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,格律有双调九十九字,前段九句四平韵,后段八句四平韵等,另有双调九十七字,前段十句四平韵,后段九句四平韵等五种变体。仄韵者以高观国《声声慢·壶天不》为正体,双调九十七字,前段十句四仄韵,后段八句四仄韵。另有双调九十九字,前后段各十句、四仄韵等五种变体。此调格缓慢哽咽,如泣如诉,多写愁苦忧思题材,代表作品有李清照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等。

声声慢 赵熙

  • 1.《声声慢·水烟清朝·赵熙 金壶翻浪,瑶草炊香,松风涧水声声。小注芳茸,春纤缕缕团成。烟涛化为一气,妙天然水火相生。微倦后,似一瓯花乳,春夜瓶笙。装在闺绣袋,乍琵琶一样,斜抱云屏。玉箸圆...
  • 2.《声声慢·雨清朝·赵熙 鸦翻落日,电笑群山,热风传响高槐。作势翻停,一灯蚊乱萧斋。云垂九天如墨,入三更、星豆齐筛。檐溜决,似马陵箭发,鳖子潮来。
  • 3.《声声慢·荷池清晓清朝·赵熙 睡红乍洗,凉翠新装,清晨出浴华池。露影含娇,无人故作风欹。将开未开更好,幻巫山、嫩到瑶姬。纤鳞动,把铜华皱了,片片胭脂。
赵熙(1867——1948),字尧生、号香宋,四川荣县人。蜀中五老七贤之一,世称“晚清第一词人”。他“工,善书,间亦作。诗篇援笔立就,风调冠绝一时。偶撰戏词,传播妇孺之口”,蜀传有“家有赵翁书,斯人才不俗”之谚。光绪十八年(25岁)高中进士,殿试列二等,选翰林院庶吉士。次年,应保和殿大考,名列一等,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,转官监察御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