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算子词牌名,又名《百尺楼》、《眉峰碧》、《楚天遥》等。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。骆宾王好用数字取名,人称“卜算子”。北宋时盛行此曲。万树《词律》以为取义于“卖卜算命之人”。双调,四十四字,上下片各两仄韵。两结亦可酌增衬字,化五言句为六言句,于第三字豆。宋教坊复演为慢曲,《乐章集》入“歇指调”。八十九字,前片四仄韵,后片五仄韵。

卜算子 曾廉

  • 1.《卜算子·青霄清朝·曾廉无路上青霄,空际垂修绠。四扇天门荡荡开,梦到惊旋醒。未及授衣时,老鹤宵来警。玉宇琼楼怪早寒,瘦尽梧桐影。
  • 2.《卜算子·晓妆清朝·曾廉薇露乍开瓶,脱钏银盆戏。昨夜床头末丽香,清梦知何味。对镜笑还言,此会胭脂贵。妆罢檀郎试一看,脸粉敷匀未。
  • 3.《卜算子·瀛洲清朝·曾廉树下起精庐,恰住人三两。添个檐閒燕子来,时落芹泥响。吹不尽春愁,辄被东风诳。一夜寒衾梦不成,天上瀛洲想。
  • 4.《卜算子·牧人清朝·曾廉衰草正斜阳,要背霜风打。睄个山弯煖处眠,相对人牛暝。爱静独归迟,此意苍松省。好月徘徊不上来,一简新诗请。
  • 5.《卜算子·修门清朝·曾廉露白草多黄,倚槛排孤闷。咫尺修门绕紫烟,日远长安近。永日一蝉吟,深院稀来问。独有美人掩画屏,盼断江鱼信。
  • 6.《卜算子·马褂清朝·曾廉马上旧征衣,昔人行宫去。十载重开旧笥看,点点黄梅雨。梅点复虫痕,莫笑如今窭。曾是灵霄见过来,那与缁尘语。
  • 7.《卜算子·梦醒清朝·曾廉月上谓天明,梦醒知何处。惟有幽蝉四五声,紧对愁人语。乍见即丁宁,未便心相许。天气如今是早秋,坐待消残暑。
  • 8.《卜算子·消息清朝·曾廉空谷少人来,径断茅庐仄。惟有海棠冒雨开,脉脉情相得。曾说雁传书,雁到无消息。独坐寒窗不肯明,灯穗红还黑。
  • 9.《卜算子·村味清朝·曾廉因甚不躬耕,缺了黄牛价。有约寻春奈熟泥,借个牛儿跨。入室亦光明,初盖新茅舍。村味从来未及尝,椒拌新养鲊。
  • 10.《卜算子·怀远清朝·曾廉少小字明珠,真个明珠比。宝月团栾照绮窗,见了团圞喜。夜梦到辽西,今日晴慵起。报道桃花已早开,偏个人千里。
曾廉(1856-1928),字伯隅,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(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)人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中举人。翌年会试后,任国子监助教,参与编修《大清会典》,为大学士徐桐赏识。戊戍维新运动中,曾上书朝廷,指责康有为、梁启超为“舞文诬圣,聚众行邪,假权行教”之徒。时雀塘铺(今新邵县境内)人樊锥在邵阳组织“南学会”反旧教,倡新学。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“倡邪说,背圣教”,将其驱逐出邵阳。清末,列强入侵,日寇占琉球,蚀高丽(朝鲜),进而图犯辽边,“国将不国”。曾慷慨陈词,反对乞和,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,力拒外敌,以固边疆。八国联军侵华(1900),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。兵败,李自杀,曾投江为部卒营救。后调任陕西候补道,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、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,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,筑“掘阅园”从事教学与著述。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,著成《元书》102卷,1911年刊行,另有《元史考证》4卷。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《元史新编》为蓝本,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、考订史实以补正《元史》者全然不同,自称欲继孔子作《春秋》之志,申明纲常大义。宣统二年(1910),曾返故乡,长杨塘书院。其时已废科举,兴学堂,曾仍力倡旧学,尚孔孟之道,以“仁学”自勉。民国2年(1913)邀同仁筹募钱粮,建立“岩畔村积谷会”,解饥民之困。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。著有《元书》等书传世。有《瓠庵集》、《瓠庵续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