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侠·主宰的诗句(共1句)

主宰简介

主宰是汉语词汇,拼音为zhǔ zǎi,指对事物变化具有决定性权力,引申为掌控、统治的核心力量。其语义包含动词性“支配行为”与名词性“支配主体”双重维度,既可用于个体对自身思想行为的把控,亦可指社会或自然规律中的统治力量。

该词内涵涵盖主管者、至高权威及支配行为的源头。佛学典籍将“主宰”与自我意识关联,视为驱动行为的根本动力;现代心理学与哲学则拓展至个体认知及群体意识分析。其近义词包括“主管”“支配”,反义词为“自由”,形成完整语义网络。

“主宰”最早见于《朱子语类》,元代杜本句使用其“主管”之意,明清小说如《说岳全传》《老残游记》扩展为统治者语境。近现代作家鲁迅、周立波等将其用于精神或社会层面的支配关系描述。现代语境中,该词被重新诠释为心灵修行或群体反思的载体,反映从传统权威到个体认知的语义演变。

郑侠(1041—1119)福州福清人,字介夫,号大庆居士、一拂居士。英宗治平四年进士。调光州司法参军。秩满入京,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。久之,监安上门。神宗熙宁七年,久旱不,流民扶携塞道,绘流民图上之,奏请罢新法,次日,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。吕惠卿执政,又上疏论之,谪汀州编管,徙英州。哲宗立,始得归。元符七年,再贬英州。徽宗立,赦还,复故官,旋又为蔡京所夺,遂不复出。有《西塘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