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浚·主宰的诗句(共1句)

主宰简介

主宰是汉语词汇,拼音为zhǔ zǎi,指对事物变化具有决定性权力,引申为掌控、统治的核心力量。其语义包含动词性“支配行为”与名词性“支配主体”双重维度,既可用于个体对自身思想行为的把控,亦可指社会或自然规律中的统治力量。

该词内涵涵盖主管者、至高权威及支配行为的源头。佛学典籍将“主宰”与自我意识关联,视为驱动行为的根本动力;现代心理学与哲学则拓展至个体认知及群体意识分析。其近义词包括“主管”“支配”,反义词为“自由”,形成完整语义网络。

“主宰”最早见于《朱子语类》,元代杜本句使用其“主管”之意,明清小说如《说岳全传》《老残游记》扩展为统治者语境。近现代作家鲁迅、周立波等将其用于精神或社会层面的支配关系描述。现代语境中,该词被重新诠释为心灵修行或群体反思的载体,反映从传统权威到个体认知的语义演变。

张浚的诗词曲代表作

张浚(1097年811日-1164年4月20日),字德远,世称紫岩先生。汉州绵竹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名相、抗金名将、学者,西汉留侯张良之后。
宋徽宗政和八年(1118年),张浚登进士第,历枢密院编修官、侍御史等职。苗刘之变时,约吕颐浩、张俊、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,除知枢密院事。建炎四年(1130年),提出经营川陕建议,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。在川陕三年,虽于富平之战中大败,但他训练新兵,任用刘子羽、赵开、吴玠等人,也使江淮也赖以安宁。后除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,都督诸路军。部署沿江、两淮诸军防御,并谋求北伐。淮西军变后引咎求罢。秦桧及其党羽当权时,谪居十余年。金帝完颜亮南侵时再获起用,奉命督师北伐。虽初战告捷,但因部下将领不和,于符离之战大败。旋即再相,视师淮上,积极部署抗金措施,不久又为主和派排去。
隆兴二年(1164年),张浚病逝,累赠太师,谥号“忠献”。著有《紫岩易传》等。近人辑有《张魏公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