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门简介

"朱门"是汉语词汇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,本义特指古代王侯贵族府邸用朱红色漆成的大门,成为身份等级的显著标识。《说文解字》中"朱"字本为赤心木象形,后被假借为大红色义项。晋代葛洪抱朴子·嘉遯》"背朝华於朱门"是最早的文献用例,唐代杜甫"朱门肉臭"等句使其引申义广为传播,逐步演变为富贵阶层的代称。明清时期仍沿用此象征体系,"不属朱门帝子家"等诗句凸显其文化生命力。

该词在建筑文化中体现森严等级制度,周代礼制规定宫廷建筑可饰朱门金钉,民间禁用朱漆大门,故宫太和门即为典型实例。九锡礼制将"朱户"列为天子最高礼遇之一,曹操受九锡事件印证其政治象征功能。成语"朱门绣户"融合建筑特征与阶级属性,成为文学作品中刻权贵的经典意象。

许浑·朱门的诗句(共1句)

许浑的诗词曲代表作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(今江苏镇江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材以怀古、田园诗为佳,艺术则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成年后移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丁卯涧,以丁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称“许丁卯”。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