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理简介

哲理,汉语词语,拼音为zhé lǐ,指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根本原理及智慧,常通过哲学思辨揭示存在本质,对生活具有指引作用。

其内涵包含形而上认知结构与系统性学说两种解释,核心议题涵盖存在本质、欲望困境、生死认知等维度,主张以理性消解现实矛盾。传统哲理常以箴言或成语呈现,如“祸福相依”“知行合一”等,蕴含辩证思维与实践智慧。

词源自清代陈衍《沉乙盦序》,20世纪后经冰心、秦牧等文学作品传播,逐步转向实践应用。克思主义哲学引入后,哲理研究更注重现实维度,形成以辩证法为基础的世界观体系。

张旭·有哲理的诗句_人生哲理的句子(共1句)

张旭的诗词曲代表作
张旭(675年—约750年),字伯高,一字季明,汉族,唐朝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开元、天宝时在世,曾任常熟县尉,金吾长史。 以草书著名,与李白诗歌,裴旻剑舞,称为【三绝】。诗亦别具一格,以七绝见长,与李白、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。与贺知章、张若虚包融号称“吴中四士”。书法与怀素齐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