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目简介

目为汉语词语,本义指鱼的眼珠,最早见于《尚书大传》。其内涵随语境延伸:一指鱼的眼珠,如刘勰《文心雕龙》以之喻粗劣之作;二指含泪之目,如李贺“灯照鱼目”以鱼目代泪眼;三因鳏鱼目不闭,文引申为独宿无偶的意象。另作为煮术语,指初沸水泡状若鱼目,见陆羽茶经》;汉代《汉书·西域传》则记载其为西域贡名。

该词自先秦典籍初现,历经语义分化。南朝文献延续生物原义,唐代扩展至生活技艺与文学隐喻,清代强化鳏鱼意象的象征性。在成语“鱼目混珠”中,鱼目作为假珠喻体,承载以假乱真之义,可溯至《参同契》“鱼目岂为珠”。

从《尚书大传》的本义考据,到历代诗文的意象叠加,鱼目兼具实用性与文化象征,成为汉语中典型的多义词语。

方回·鱼目的诗句(共1句)

方回(1227~1305),元朝著名诗人、诗论家。江西诗派殿军(中国文学史·第三卷·第六编·元代文学)。字万里,别号虚谷。徽州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宋景定进士,知严州。降元,授建德路总管。后罢官,往来杭歙间。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。南宋理宗时登第,初以《梅花百咏》向权臣贾似道献媚,后见似道势败,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,得任严州(今属浙江)知府。元兵将至,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,及元兵至,又望迎降,得任建德路总管,不久罢官,即徜徉于杭州、歙县一带,以至老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