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门关简介

玉门关是汉代长城军事要塞,始设于汉武帝元封年间(约公元前116—前105年),为河西四郡防御体系核心关隘,与阳关同为敦煌郡龙勒县都尉治所,扼守丝绸之路北道咽喉。其关址经汉简及考古证实位于敦煌西北小方盘城,现存边长约25米的方形夯土城堡,残高近10米,北垣外遗存通往西域的驰道,周边分布汉长城、烽燧及河仓城仓储遗址。

初设于泉郡境内,经太初四年(前101年)和后元年(前88年)两次西迁至敦煌西北,东汉至宋随丝路兴衰屡经废弃与重建。作为汉军出入西域的专属通道,军事管制严格区别于阳关的通使功能,班超"生入玉门关"典故即源于此。唐代起转化为边塞诗典型意象,王昌龄王之涣等名句使其成为中原文明的西陲符号。2014年以"丝绸之路:长安—天廊道"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。

杨万里·玉门关的诗句(共1句)

杨万里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杨万里(1127年~1206年)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人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。南宋大人。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进士。历任国子博士、太常博士,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,提举广东常平盐公事,广东提点刑狱,吏部员外郎等。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,改知赣州,不赴,辞官归家,闲居乡里。在中国文学史上,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、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他作诗20000多首,只有少数传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