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雨露"是汉语词汇,本义指自然界的雨水和露水,如《礼记·祭义》中"春,雨露既濡"即指春季自然滋润之象。其引申义常用于比喻恩泽,唐代高适诗句"圣代即今多雨露"即以雨露寓意皇恩。成语"雨露均沾"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,体现恩泽广布的理念。宋代谢枋得"同沾圣朝之雨露"等用例,说明该词在文学语境中常被赋予沐浴恩泽的抽象含义。法语将其译为"pluie et rosée",通过"文明雨露"等表达印证其文化意象的跨语言传播。
郑谷(约851年~约910年),唐朝末期著名诗人。字守愚,汉族,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。僖宗时进士,官都官郎中,人称郑都官。又以《鹧鸪诗》得名,人称郑鹧鸪。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,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。风格清新通俗,但流于浅率。曾与许棠、张乔等唱和往还,号“芳林十哲”。原有集,已散佚,存《云台编》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后,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~
关注公众号,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