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雨露"是汉语词汇,本义指自然界的雨水和露水,如《礼记·祭义》中"春,雨露既濡"即指春季自然滋润之象。其引申义常用于比喻恩泽,唐代高适诗句"圣代即今多雨露"即以雨露寓意皇恩。成语"雨露均沾"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,体现恩泽广布的理念。宋代谢枋得"同沾圣朝之雨露"等用例,说明该词在文学语境中常被赋予沐浴恩泽的抽象含义。法语将其译为"pluie et rosée",通过"文明雨露"等表达印证其文化意象的跨语言传播。
王磐(约1470年~1530年)称为南曲之冠。江苏高邮人,字鸿渐。明代散曲作家、画家,亦通医学。少时薄科举,不应试,一生没有作过官,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,筑楼于城西,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,因自号“西楼”。所作散曲,题材广泛。正德间,宦官当权,船到高邮,辄吹喇叭,骚扰民间,作《朝天子·咏喇叭》一首以讽。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,套曲9首,全属南曲。著有《王西楼乐府》、《清江引·清明日出游》、《王西楼先生乐府》、《野菜谱》、《西楼律诗》
关注微信公众号后,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~
关注公众号,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