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雨露"是汉语词汇,本义指自然界的雨水和露水,如《礼记·祭义》中"春,雨露既濡"即指春季自然滋润之象。其引申义常用于比喻恩泽,唐代高适诗句"圣代即今多雨露"即以雨露寓意皇恩。成语"雨露均沾"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,体现恩泽广布的理念。宋代谢枋得"同沾圣朝之雨露"等用例,说明该词在文学语境中常被赋予沐浴恩泽的抽象含义。法语将其译为"pluie et rosée",通过"文明雨露"等表达印证其文化意象的跨语言传播。
李昌祺(1376~1452)明代小说家。名祯,字昌祺、一字维卿,以字行世,号侨庵、白衣山人、运甓居士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永乐二年进士,官至广西布政使,为官清厉刚正,救灾恤贫,官声甚好。且才华富赡,学识渊博,诗集有《运甓漫稿》,又仿瞿佑《剪灯新话》作《剪灯余话》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后,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~
关注公众号,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