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露简介

"露"是汉语词汇,本义指自然界的雨水和露水,如《礼记·祭义》中"春,露既濡"即指春季自然滋润之象。其引申义常用于比喻恩泽,唐代高适句"圣代即今多露"即以雨露寓意皇恩。成语"雨露均沾"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,体现恩泽广布的理念。宋代谢枋得"同沾圣朝之雨露"等用例,说明该词在文学语境中常被赋予沐浴恩泽的抽象含义。法语将其译为"pluie et rosée",通过"文明雨露"等表达印证其文化意象的跨语言传播。

谢枋得·雨露的诗句(共1句)

谢枋得的诗词曲代表作
谢枋得(1226~1289),字君直,号叠,别号依斋,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,信州弋阳(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)人。担任六部侍郎,聪明过人,文章奇绝;学通“六经”,淹贯百家,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,被俘不屈,在北京殉国,作品收录在《叠山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