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霞简介

烟霞(拼音:yān xiá,注音:ㄧㄢ ㄒㄧㄚˊ),汉语词语,本义指烟霞,亦代指山水胜景。其英文译为mist and clouds in the twilight。该词具有多重引申含义:既可隐喻红尘俗世,又特指吸食鸦片时产生的烟团,在香港地区还作为雾霾的别称。南朝文献已有相关记载,如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载“被籍兮烟霞”,唐代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中亦有“含吐烟霞”的描述。词源可追溯至清末小说《黑籍冤魂》第七回,文中通过“一榻烟霞”的描写展现鸦片吸食场景,并与“吞吐雾”构成语义关联。

王行·烟霞的诗句(共1句)

王行(1331—1395)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,字止仲,号淡如居士,又号半轩,亦号楮园。淹贯经史百家,议论踔厉。元末授徒齐门,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,又称十才子。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。明洪武初,有司延为学官。旋谢去,隐于石湖。赴京探二子,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。蓝玉党案发,行父子坐死。能书,善泼墨水,有《二王法书辨》,另有《楮园集》、《半轩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