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简介

扬州市,古称“广陵”、“江都”、“维扬”,江苏省辖地级市,地处江苏省中部地区(苏中),位于长江北岸、江淮平原南端,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,东部与盐城市、泰州市毗邻,南部濒临长江,与镇江市隔江相望,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,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,北部、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,总面积6591平方千米,其中陆地面积4908平方千米,水域面积(不含湿地面积)1683.21平方千米。截至2025年2,扬州市辖3个区、1个县,代管2个县级市。2024年末,扬州市常住人口458.68万人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.5%。

扬州市历史悠久,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。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、筑邗城始,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始称“扬州”,并延续至今。扬州市是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、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,还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,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,有着“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”之称。在中国历史上,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,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,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。扬州有着“中国运河第一城”的美誉,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
2024年,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9.64亿元,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346.72亿元,第二产业增加值3653.54亿元,第三产业增加值3809.38亿元。

韩愈·扬州的诗句(共1句)

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
韩愈(公元768年—公元824年),字退之,唐代著名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,汉族,河南河阳(今河南焦作孟州市)人,祖籍河南省邓州市,世称韩昌黎,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,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文学上,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,主张文以载道,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。
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,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,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,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,如“落井下石”、“动辄得咎”、“杂乱无章”等,是一个语言巨匠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