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雨简介

"细"指降水量较小、形态轻柔的,作为汉语名词最早见于南朝文学作品。其词源可追溯至中古英语词汇'drysnin'(露水落下)与古英语'drēosan'(落下)的同源词演变,在气象学中被定义为直径小于0.5毫米的微小水滴降水。该词在古典歌中展现独特意象特征,如李商隐《细》通过"白玉堂飘下帷帘"等比喻描绘细雨形态,南朝简文帝以"冷杂细雨"构筑意境。现代汉语中既保留"斜细雨"等成语搭配,也可用于描述烹饪动作等生活场景。

周贺·细雨的诗句(共1句)

周贺,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。初居庐山为浮屠,名清塞。后客南徐,又来少室、终南间。工近体诗,格调清雅,与贾岛无可齐名。宝历中,(公元八二六年左右)姚合守钱塘,因往谒。合见其哭僧诗有:“冻须亡剃,遗偈病中书”。大爱之,加以冠巾,复姓氏,更名贺。后亦不得志,往依名诸尊宿自终。贺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