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雨简介

"细"指降水量较小、形态轻柔的,作为汉语名词最早见于南朝文学作品。其词源可追溯至中古英语词汇'drysnin'(露水落下)与古英语'drēosan'(落下)的同源词演变,在气象学中被定义为直径小于0.5毫米的微小水滴降水。该词在古典歌中展现独特意象特征,如李商隐《细》通过"白玉堂飘下帷帘"等比喻描绘细雨形态,南朝简文帝以"冷杂细雨"构筑意境。现代汉语中既保留"斜细雨"等成语搭配,也可用于描述烹饪动作等生活场景。

方岳·细雨的诗句(共1句)

方岳的诗词曲代表作

方岳(1199~1262),南宋诗人、词人。字巨,字元善,号秋崖,又号菊田。徽州祁门(今属安徽)人,一说台州宁海(今属浙江)人。绍定五年(1232)进士,授淮东安抚司□官。淳□中,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。后调知南康军。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,被移治邵武军。后知袁州,因得罪权贵丁大全,被弹劾罢官。后复被起用知抚州,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。经明行修,隐居不仕,以诗名世。有《深偶谈》。全宋诗诗文不用古律而以意为之。有《秋崖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