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细雨"指降水量较小、形态轻柔的雨,作为汉语名词最早见于南朝文学作品。其词源可追溯至中古英语词汇'drysnin'(露水落下)与古英语'drēosan'(落下)的同源词演变,在气象学中被定义为直径小于0.5毫米的微小水滴降水。该词在古典诗歌中展现独特意象特征,如李商隐《细雨》通过"白玉堂飘下帷帘"等比喻描绘细雨形态,南朝简文帝以"冷风杂细雨"构筑意境。现代汉语中既保留"斜风细雨"等成语搭配,也可用于描述烹饪动作等生活场景。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后,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~
关注公众号,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