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雨简介

"细"指降水量较小、形态轻柔的,作为汉语名词最早见于南朝文学作品。其词源可追溯至中古英语词汇'drysnin'(露水落下)与古英语'drēosan'(落下)的同源词演变,在气象学中被定义为直径小于0.5毫米的微小水滴降水。该词在古典歌中展现独特意象特征,如李商隐《细》通过"白玉堂飘下帷帘"等比喻描绘细雨形态,南朝简文帝以"冷杂细雨"构筑意境。现代汉语中既保留"斜细雨"等成语搭配,也可用于描述烹饪动作等生活场景。

陈藻·细雨的诗句(共1句)

[约1189年前后在世]字元洁,福建福清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。师林亦之,为林光朝再传弟子。闭门授徒,不足自给,至浮游江湖,崎岖岭海。归,买田数亩,又为人夺去。尝颜其室曰乐轩,因以为号。林光朝为文,好以深湛之思,加锻炼之功,往往经岁累,未就一章;能以约敌繁,以密胜疏,以精掩粗。一传为林亦之,再传为陈藻,俱能守其衣钵。藻著有乐轩集八卷,《四库总目》尚存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