羲和简介

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,在《山海经》中被记载为帝俊之妻,生育十日并为其沐浴运转,后于《楚辞》中演变为驾驭日车的日御。部分学者考证其名称演变,认为羲和与神常仪实为同一神祇分化,兼具日月女神双重属性。

羲和在母系社会时期以日母形象承载生殖崇拜,至父系社会转型为天文职官,《尚书》记载尧设立羲和官职观测天象,形成“羲仲、羲叔、和仲、和叔”分守四方的历法体系。文学作品中衍生出“羲和鞭日”“羲和倚日”等意象,成为光阴流逝的经典隐喻。

现代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“羲和号”以“效法羲和驭天”命名,延续其天文探索的文化象征。

杜甫·羲和的诗句(共3句)

杜甫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汉族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