潇湘简介

潇湘,汉语词汇。拼音: xiāo xiāng 近代一般用作湘东、湘西、湘南三地区的合称。“潇湘”一词始于尧代,一般指永州市。《山海经·中次十二经》

洞庭之山“帝之二女居之,是常游于江渊。澧沅之,交潇湘之渊”。到唐代中期,“潇湘”不单意指湘水,而是被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。自宋以来,人们多以“三湘”代指湖南。

潇,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水河;湘,指的是横贯湖南的河流,湘江。潇湘一词,最早见于《山海经·中次十二经》:“澧沅之,交潇湘之渊。”此后,潇湘一词广为流传,并不断赋予新内容,作为美的象征,如用作词牌潇湘神》、戏曲《潇湘夜雨》、琴曲《潇湘水》等,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的大观园里,设置了一个潇湘馆。

齐己·潇湘的诗句(共1句)

齐己的诗词曲代表作
齐己(863年—937年)出家前俗名胡德生,晚年自号衡岳沙门,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,唐朝晚期著名诗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