潇湘简介

潇湘,汉语词汇。拼音: xiāo xiāng 近代一般用作湘东、湘西、湘南三地区的合称。“潇湘”一词始于尧代,一般指永州市。《山海经·中次十二经》

洞庭之山“帝之二女居之,是常游于江渊。澧沅之,交潇湘之渊”。到唐代中期,“潇湘”不单意指湘水,而是被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。自宋以来,人们多以“三湘”代指湖南。

潇,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水河;湘,指的是横贯湖南的河流,湘江。潇湘一词,最早见于《山海经·中次十二经》:“澧沅之,交潇湘之渊。”此后,潇湘一词广为流传,并不断赋予新内容,作为美的象征,如用作词牌潇湘神》、戏曲《潇湘夜雨》、琴曲《潇湘水》等,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的大观园里,设置了一个潇湘馆。

皎然·潇湘的诗句(共1句)

皎然的诗词曲代表作
皎然(720-804),湖州人,俗姓谢,字清昼,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、僧。南朝谢灵运十世孙。活动于大历、贞元年间,有诗名。他的《诗式》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。其诗清丽闲淡,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。在《全唐诗》编其诗为815-821共7卷,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,在文学、佛学、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,堪称一代宗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