潇湘简介

潇湘,汉语词汇。拼音: xiāo xiāng 近代一般用作湘东、湘西、湘南三地区的合称。“潇湘”一词始于尧代,一般指永州市。《山海经·中次十二经》

洞庭之山“帝之二女居之,是常游于江渊。澧沅之,交潇湘之渊”。到唐代中期,“潇湘”不单意指湘水,而是被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。自宋以来,人们多以“三湘”代指湖南。

潇,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水河;湘,指的是横贯湖南的河流,湘江。潇湘一词,最早见于《山海经·中次十二经》:“澧沅之,交潇湘之渊。”此后,潇湘一词广为流传,并不断赋予新内容,作为美的象征,如用作词牌潇湘神》、戏曲《潇湘夜雨》、琴曲《潇湘水》等,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的大观园里,设置了一个潇湘馆。

顾敻·潇湘的诗句(共1句)

顾敻的诗词曲代表作

顾敻(xiòng)(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)五代词人。字、里、生卒年均无考,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,(公元九一六年)以小臣给事内庭。有见秃鹫翔摩诃池上,作诗刺之,几遭不测之祸,擢茂州刺史。后蜀建国,敻又事孟知祥,累官至太尉。性好诙谐,仕前蜀时,见武官多拳勇之夫,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,一时传笑。敻工词,作风间似温庭筠,今存五十五首(见间集及唐五代词),全部写男女艳情。其词风绮丽却不浮靡、意象清新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