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团简介

团团,汉语词语,本义指圆润的形态,后引申为形容肥胖的样子。作为形容词,既可用于描绘物体的浑圆状态,也可描述人物的圆润体态。

该词具有多重内涵:既可指自然景象的圆貌,如王安石笔下"团团城上日"形容太阳的浑圆形态;亦能表达簇聚、环绕的动态,如古籍中"树碧团团""团团一遭土墙"等用法。宋中"团团似明""浩露洗团团"等例证,拓展了其作为圆月意象的文学表达。其语义体系包含本体形态(圆貌)、引申特质(肥胖)及动作状态(围绕旋转)等层次。

"团"字本义为"圆"(《说文解字》),字形结构属形声字(从囗,专声)。自班婕妤《怨歌行》"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明月"起,叠词"团团"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,经宋代王安石等诗人使用后,逐步形成现代语义框架。

顾云·团团的诗句(共1句)

  顾,(公元?年至八九四年)字垂象,池州人。生年不详,卒于唐昭宗乾宁初。韵详整。与杜荀鹤、殷文圭友善,同肄业九华山,有文名。咸通十五年,(公元八七四年)登进士第,为高骈淮南节度从事。后退居霅川,杜门著书。大顺中,与羊昭业、陆希声、钱翊、司空图等预修宣、懿、僖三朝实录。书成,加虞部员外郎。著作颇夥,有顾氏编遗十卷,苕川总裁十卷,启事一卷,赋二卷,集遗具录十卷,纂新文苑十卷,(均新唐书艺文志)凤策联华三卷,《文献通考》及昭亭杂笔五卷,《宋史艺文志》等并行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