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时简介

四时是汉语中表示季节时序的核心词汇,其基础含义指代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。该词最早可追溯至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"天有四时,春秋冬夏"的文献记载,并在《易·恒》"四时变化而能久成"等典籍中深化其哲学内涵。语义延伸包含一年农事周期的时间划分,以及一日中朝、昼、夕、四个时段的特殊用法。汉代礼乐体系中,"四时"还被用作乐舞专名,据《汉书·礼乐志》记载为汉文帝所创。该词汇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,衍生出兰时、炎序等四季雅称。

刘叉·四时的诗句(共1句)

刘叉的诗词曲代表作

刘叉唐代诗人。生卒年、字号、籍贯等均不详。活动于元和年代。他以“任气”著称,喜评论时人。韩愈接待天下士人,他慕名前往,赋《冰柱》、《车》二,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。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铭,取走韩愈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而去,回归齐鲁,不知所终。其诗诗峻怪,才气纵横,辞多悲慨不平之声,如刀剑相击,铿锵作响。代表作有《偶书》、《代牛言》、《冰柱》、《车》、《勿执古寄韩潮州》、《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》、《塞上逢卢仝》等。其中以《冰柱》、《雪车》和《偶书》三首为最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