娉婷简介

娉婷(pīng tíng)是汉语中形容女子姿态柔美或代指美人的词汇,最早见于汉代辛延年《羽林郎》“娉婷过我庐”。其词义在两千年文学传承中保持稳定,成为描绘女性美的经典用语。

该词内涵分为两类:一指女性仪态轻盈秀丽,如“人影娉婷”“袅娜娉婷”,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刻;二借指佳人本身,如“买娉婷”“美貌娉婷”,多见于诗词对美人的隐喻。历代文人通过不同语境赋予其动态美感与人物意象。

唐代以后,该词使用逐渐扩展,白居易柳宗元等以之描绘女性形象,宋明小说戏曲中频繁出现,至清代仍被林徽因等作家沿用。其词源可追溯至汉代婚俗术语“娉”,后引申为姿态美好之意。

刘克庄·娉婷的诗句(共1句)

刘克庄的诗词曲代表作

刘克庄(1187年9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论家。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