娉婷简介

娉婷(pīng tíng)是汉语中形容女子姿态柔美或代指美人的词汇,最早见于汉代辛延年《羽林郎》“娉婷过我庐”。其词义在两千年文学传承中保持稳定,成为描绘女性美的经典用语。

该词内涵分为两类:一指女性仪态轻盈秀丽,如“人影娉婷”“袅娜娉婷”,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刻;二借指佳人本身,如“买娉婷”“美貌娉婷”,多见于诗词对美人的隐喻。历代文人通过不同语境赋予其动态美感与人物意象。

唐代以后,该词使用逐渐扩展,白居易柳宗元等以之描绘女性形象,宋明小说戏曲中频繁出现,至清代仍被林徽因等作家沿用。其词源可追溯至汉代婚俗术语“娉”,后引申为姿态美好之意。

陈旅·娉婷的诗句(共1句)

陈旅(1288—1343)元兴化莆田人,字众仲。幼孤,笃志于学,不以生业为务。以荐为闽海儒学官。游京师,虞集见其文,称其博学多闻。荐除国子助教。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。顺帝至正初,累官国子监丞卒。有《安雅堂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