娉婷简介

娉婷(pīng tíng)是汉语中形容女子姿态柔美或代指美人的词汇,最早见于汉代辛延年《羽林郎》“娉婷过我庐”。其词义在两千年文学传承中保持稳定,成为描绘女性美的经典用语。

该词内涵分为两类:一指女性仪态轻盈秀丽,如“人影娉婷”“袅娜娉婷”,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刻;二借指佳人本身,如“买娉婷”“美貌娉婷”,多见于诗词对美人的隐喻。历代文人通过不同语境赋予其动态美感与人物意象。

唐代以后,该词使用逐渐扩展,白居易柳宗元等以之描绘女性形象,宋明小说戏曲中频繁出现,至清代仍被林徽因等作家沿用。其词源可追溯至汉代婚俗术语“娉”,后引申为姿态美好之意。

李梦阳·娉婷的诗句(共1句)

李梦阳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梦阳(1473年15日—1530年1月28日),字献吉,号空同,汉族,祖籍河南扶沟,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(今甘肃省庆城县),后又还归故里,故《登科录》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。他善工书法,得颜真卿笔法,精于古文词。明代中期文学家,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。提倡“文必秦汉,必盛唐”,强调复古,《自书诗》师法颜真卿,结体方整严谨,不拘泥规矩法度,学卷气浓厚。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“复古”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,后为袁宗道、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“公安派”所替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