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法简介

礼法,汉语词语,拼音lǐ fǎ,指礼仪法度。礼是中国古代维护血缘宗法等级制度的精神原则与言行规范总称。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仪式,商周时期发展为完整制度体系,周公‘制礼作乐’确立以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体系。荀子首创‘礼法’一词并构建系统学说,提出隆礼重法的治理理念。礼法包含礼典、律典及礼俗习惯法,形成‘以礼率律,律外有礼’的治理格局。汉代《傍章》、唐代《大唐开元礼》等礼典兼具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属性,《唐律疏议》确立礼法并用的治理体系。北魏礼制融合游牧礼俗与华夏典制,孝文改制后形成以华夏礼制为主导的体系。晚清礼法之争中,法理派与礼教派围绕法律平等原则产生分歧。

刘克庄·礼法的诗句(共1句)

刘克庄的诗词曲代表作

刘克庄(1187年9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论家。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