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琊简介

琅琊国是中国古代分封政权,始建于西汉,辖境以今东临沂为中心。其前身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琅琊邑,周元王三年(前473年)越王勾践曾迁都于此。秦设琅琊郡,汉高后七年(前181年)首次分置琅琊国,封刘泽为王,后并入齐国。

东汉建武十五年(39年)改琅琊郡为国,光武帝刘秀封子刘京为琅琊公,建初五年(80年)迁都开阳(今临沂),辖十三城。汉末曹操废黜末代王刘熙,国除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复置,司伦、司伷等相继袭爵,东晋司睿受封后移镇建邺,成为晋元帝。该政权历经两汉至东晋,存续约600余年,治所变迁与政治格局紧密关联。

吴宽·琅琊的诗句(共1句)

吴宽的诗词曲代表作

吴宽(1435年—1504年819日),字原博,号匏庵、玉亭主,世称匏庵先生。直隶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名臣、人、散文家、书法家。成化八年(1472年)状元,授翰林修撰,曾侍奉孝宗读书。孝宗即位,迁左庶子,预修《宪宗实录》,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。官至礼部尚书,卒赠太子太保,谥号“文定”。其诗深厚醲郁,自成一家,著有《匏庵集》。又擅书法,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崛,虽规模于苏,而多所自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