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琊简介

琅琊国是中国古代分封政权,始建于西汉,辖境以今东临沂为中心。其前身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琅琊邑,周元王三年(前473年)越王勾践曾迁都于此。秦设琅琊郡,汉高后七年(前181年)首次分置琅琊国,封刘泽为王,后并入齐国。

东汉建武十五年(39年)改琅琊郡为国,光武帝刘秀封子刘京为琅琊公,建初五年(80年)迁都开阳(今临沂),辖十三城。汉末曹操废黜末代王刘熙,国除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复置,司伦、司伷等相继袭爵,东晋司睿受封后移镇建邺,成为晋元帝。该政权历经两汉至东晋,存续约600余年,治所变迁与政治格局紧密关联。

陈子昂·琅琊的诗句(共1句)

陈子昂的诗词曲代表作
陈子昂(约公元661~公元702),唐代文学家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字伯玉,汉族,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为陈拾遗。光宅进士,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、右拾遗。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,忧愤而死。其存共100多首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《感遇》诗38首,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。其诗骨峥嵘,寓意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