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琊简介

琅琊国是中国古代分封政权,始建于西汉,辖境以今东临沂为中心。其前身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琅琊邑,周元王三年(前473年)越王勾践曾迁都于此。秦设琅琊郡,汉高后七年(前181年)首次分置琅琊国,封刘泽为王,后并入齐国。

东汉建武十五年(39年)改琅琊郡为国,光武帝刘秀封子刘京为琅琊公,建初五年(80年)迁都开阳(今临沂),辖十三城。汉末曹操废黜末代王刘熙,国除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复置,司伦、司伷等相继袭爵,东晋司睿受封后移镇建邺,成为晋元帝。该政权历经两汉至东晋,存续约600余年,治所变迁与政治格局紧密关联。

储光羲·琅琊的诗句(共2句)

储光羲的诗词曲代表作
储光羲(约706—763)唐代官员,润州延陵人,祖籍兖州。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人之一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举进士,授冯翊县尉,转汜水、安宣、下邽等地县尉。因仕途失意,遂隐居终南山。后复出任太祝,世称储太祝,官至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中,叛军攻陷长安,被俘,迫受伪职。乱平,自归朝廷请罪,被系下狱,有《狱中贻姚张薛李郑诸公》诗,后贬谪岭南。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,尊称为“江南储氏之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