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琊简介

琅琊国是中国古代分封政权,始建于西汉,辖境以今东临沂为中心。其前身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琅琊邑,周元王三年(前473年)越王勾践曾迁都于此。秦设琅琊郡,汉高后七年(前181年)首次分置琅琊国,封刘泽为王,后并入齐国。

东汉建武十五年(39年)改琅琊郡为国,光武帝刘秀封子刘京为琅琊公,建初五年(80年)迁都开阳(今临沂),辖十三城。汉末曹操废黜末代王刘熙,国除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复置,司伦、司伷等相继袭爵,东晋司睿受封后移镇建邺,成为晋元帝。该政权历经两汉至东晋,存续约600余年,治所变迁与政治格局紧密关联。

李白·琅琊的诗句(共2句)

李白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白(701-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。汉族,祖籍陇西成纪。一说出生于碎叶城(当时属唐朝领土,今属吉尔吉斯斯坦),4岁时跟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。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(今四川江油)。李白存世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梁甫吟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