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恼简介

"苦恼"作为汉语基础情感类词汇,最早可追溯至北宋《太平广记》,其核心语义为"痛苦烦恼"。该词汇既描述受客观事件困扰而引发的心理压力(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三回晴雯对宝玉读书的担忧),也指代方言中'可怜'的特殊用法。在语法功能上兼具形容词与动词属性,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包含'焦虑''忧愁'在内的12个近义词及'痛快''快乐'等8个反义词。契诃夫同名小说与魏尔伦歌的创作实践,印证了该词汇的文化穿透力。

赵显命·苦恼的诗句(共1句)

朝鲜人。字稚晦,号归鹿、鹿翁,谥号忠孝,朝鲜朝肃宗、英祖时期文人,曾于乾隆八年(1743年)、乾隆十四年(1749年)分别以问安使、进贺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入清,与清朝文人多有交往。赵显命第二次入清相关文献已亡佚,据考目前仅第一次入清文献完整保存在其《归鹿集》中。赵显命在文学上主张效法古代诸家,强调自身道德修养,在正心弭欲的基础上讲求文学之道,务求将道德修养贯穿到文章中。著有《归鹿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