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恼简介

"苦恼"作为汉语基础情感类词汇,最早可追溯至北宋《太平广记》,其核心语义为"痛苦烦恼"。该词汇既描述受客观事件困扰而引发的心理压力(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三回晴雯对宝玉读书的担忧),也指代方言中'可怜'的特殊用法。在语法功能上兼具形容词与动词属性,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包含'焦虑''忧愁'在内的12个近义词及'痛快''快乐'等8个反义词。契诃夫同名小说与魏尔伦歌的创作实践,印证了该词汇的文化穿透力。

傅翕·苦恼的诗句(共1句)

傅大士(497~569),本名傅翕,字玄,号善慧。《续高僧传》称傅弘,又称善慧大士、行大士、双林大士、东阳大士、乌伤居士。东阳郡乌伤县(今浙江义乌)人。

一生未曾出家,而以居士身份修行佛道。梁天监十一年,大士十六岁,娶留妙光为妻,生二子。二十四岁得到天竺僧达摩大师的的指引,发愿精进修道。在道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享年七十有三。

傅大士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,义乌双林寺始祖,中国维摩禅祖师,与达摩、宝志并称“梁代三大士”。曾作有300多首诗偈颂文来阐释佛理禅意,劝导世人看破世间的功名利禄,尽心修证佛法,才能最终得到大解脱。其传世著作有《心王铭》《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》(此或系后人托其名之伪作)《语录》四卷(即《傅大士集》或《善慧大士语录》)《还源诗》等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