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恼简介

"苦恼"作为汉语基础情感类词汇,最早可追溯至北宋《太平广记》,其核心语义为"痛苦烦恼"。该词汇既描述受客观事件困扰而引发的心理压力(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三回晴雯对宝玉读书的担忧),也指代方言中'可怜'的特殊用法。在语法功能上兼具形容词与动词属性,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包含'焦虑''忧愁'在内的12个近义词及'痛快''快乐'等8个反义词。契诃夫同名小说与魏尔伦歌的创作实践,印证了该词汇的文化穿透力。

吕碧城·苦恼的诗句(共1句)

吕碧城(1883-1943),女,安徽旌德人,原名贤锡,字遁天、明因,后改字圣因,法号宝莲,别署兰清、信芳词侣、晓珠等。清代西省学政吕凤岐三女。母名严士瑜,工诗善、颇有才名。幼承家学,七岁能作巨幅山水画,十二岁诗文俱已成篇。1903年春任天津《大公报》编辑,不久任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校长。1918年赴美留学,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,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南社。与秋瑾为挚友,力倡女权运动,反对封建专制。所作诗词清丽明快,多写异域情,饶有新意,颇得樊增祥激赏,誉之为“姑射婵娟子”,龙榆生称之为近三百年名家词之“殿军”。通晓英、法、德三国文字,精研释典,大力弘扬佛旨。著有《晓珠词》4卷、《欧美漫游录》、《名学浅说》、《文史纲要》、《美利坚建国史纲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