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情简介

"寄情"(拼音jì qíng,注音ㄐㄧˋ ㄑㄧㄥˊ)作为汉语词汇,核心释义为通过特定载体表达内心情感。该词常见于文学创作、艺术表达等领域,既可指代文中的情感投射,亦可描述通过书法、生态实践等具象形式实现的情感寄托。在词汇系统中,"寄情"与"屬情"构成同义关系,并与"依恋""眷恋"等词存在近义关联。

"寄情"由"寄托"与"情感"复合构成,本义指将内心情感投注于特定对象或载体。该词在古汉语中亦作"屬情",二者音义相通,均强调情感的外化表达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通过艺术创作、生活实践等方式实现情感转移的心理活动。

许浑·寄情的诗句(共1句)

许浑的诗词曲代表作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(今江苏镇江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材以怀古、田园诗为佳,艺术则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成年后移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丁卯涧,以丁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称“许丁卯”。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