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情简介

"寄情"(拼音jì qíng,注音ㄐㄧˋ ㄑㄧㄥˊ)作为汉语词汇,核心释义为通过特定载体表达内心情感。该词常见于文学创作、艺术表达等领域,既可指代文中的情感投射,亦可描述通过书法、生态实践等具象形式实现的情感寄托。在词汇系统中,"寄情"与"屬情"构成同义关系,并与"依恋""眷恋"等词存在近义关联。

"寄情"由"寄托"与"情感"复合构成,本义指将内心情感投注于特定对象或载体。该词在古汉语中亦作"屬情",二者音义相通,均强调情感的外化表达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通过艺术创作、生活实践等方式实现情感转移的心理活动。

李白·寄情的诗句(共2句)

李白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白(701-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。汉族,祖籍陇西成纪。一说出生于碎叶城(当时属唐朝领土,今属吉尔吉斯斯坦),4岁时跟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。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(今四川江油)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梁甫吟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