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简介

江南,是中国地理区域概念,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,“江南”的地理范围各不相同。大致而言,江南地理范围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:自然地理、行政地理、经济地理、文化地理。

江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江南的气候特征。江南北面紧邻东西走向的长江,东临东海,南邻南岭脉。江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、潮湿、多的湿热和冬季阴沉细的阴冷。江南境内的河流多为长江水系,分布在江南的湖泊有132个,占全国湖泊总数的63%。

从五胡乱华开始,北方士族和百姓大量南迁,到建康(今南京)建都,,史称“永嘉之乱,衣冠南渡”,中原文明南迁。唐代安史之乱后,江南地区再次成为北方士民的重要集聚地。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,中原文化再次南迁江南,江南被视为华夏文化正统所在。因政治中心南移,江南多次扮演华夏文化中心的角色,可以说江南文化因吸收中原文化而成长,现已成为中华的主体文化之一。

江南地区的景以园林和古镇为最。江南园林文化繁荣,是中国园林研究的主要对象;古镇是江南文化的核心部位和典型代表。

章甫·江南的诗句(共2句)

章甫(约公元1185年前后在世)字冠之,自号转庵、易足居士、饶州鄱阳(今江西鄱阳县)人,徙居真州(治所在今江苏仪征)。
甫家虽在饶州鄱阳,而以游诸士大夫之间,常年客居两淮京口一带,先寓居江苏仪征,后流落湖北一带谋生。早年曾应科举,后以诗游士大夫间,与韩元吉陆游、吕祖谦等多有唱和。
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孝宗淳熙中前后在世。其与韩元吉和韩的女婿吕祖谦和陆游皆平辈论交,年纪应小于韩大于吕而和陆游接近,其生年约在1125-1130之间。韩元吉曾为章甫作《易足堂记》,落款“淳熙十一年”,是其卒年应在1185之后。少从张孝祥学,为诗推崇江西,创作态度认真严谨,着意研炼琢磨,好“怪奇”和“活法”,少数佳作间有唐人气象,流蕴藉又造语生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