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简介

江南,是中国地理区域概念,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,“江南”的地理范围各不相同。大致而言,江南地理范围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:自然地理、行政地理、经济地理、文化地理。

江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江南的气候特征。江南北面紧邻东西走向的长江,东临东海,南邻南岭脉。江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、潮湿、多的湿热和冬季阴沉细的阴冷。江南境内的河流多为长江水系,分布在江南的湖泊有132个,占全国湖泊总数的63%。

从五胡乱华开始,北方士族和百姓大量南迁,到建康(今南京)建都,,史称“永嘉之乱,衣冠南渡”,中原文明南迁。唐代安史之乱后,江南地区再次成为北方士民的重要集聚地。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,中原文化再次南迁江南,江南被视为华夏文化正统所在。因政治中心南移,江南多次扮演华夏文化中心的角色,可以说江南文化因吸收中原文化而成长,现已成为中华的主体文化之一。

江南地区的景以园林和古镇为最。江南园林文化繁荣,是中国园林研究的主要对象;古镇是江南文化的核心部位和典型代表。

殷文圭·江南的诗句(共1句)

殷文圭(?~920年) ,字表儒,小字桂郎,一说又名举(见《宋类苑》),池州青阳人。初居九华,刻苦于学,所用墨池,底为之穿。与杜荀鹤、顾友善。
唐末,词场请托公行,殷文圭与游恭独步场屋。携梁王表荐登乾宁五年(898年)进士,为裴枢宣谕判官、记室参军。后来朱全忠、钱镠交辟,皆不应。田頵置田宅迎其母,以上客待之,故文圭为尽力。頵败,事杨行密。历官掌书记、翰林学士,终左千牛卫将军。
殷文圭能,著述甚富。有《登龙集》、《冥搜集》、《从军稿》等,惜多散逸。子殷崇义,仕南唐,亦以诗文名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