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铸·睢盱的诗句(共1句)

睢盱简介

睢盱(huī xū),汉语词语,具有浑朴貌、睁眼仰视貌及喜悦貌三重含义,亦作“睢于”。作为叠韵联绵词,其语义融合视觉形态与内在情态,常见于古代文献对自然本真与人性情态的刻

该词内涵多元:浑朴貌见于汉代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对鸿蒙初辟的描绘,睁眼仰视貌以张衡《西京赋》中武士姿态为典型,喜悦貌则在苏轼诗词及清代钱谦益文集中多有呈现。三种释义分别对应质朴、凝视与欢愉的意象,形成从物象描摹到情感抒发的语义网络。

词源可追溯至《周易》注疏,唐代孔颖达首次释为“喜说之貌”。汉代文献扩展其浑朴与仰视义项,唐宋词强化情感表达功能,至明清仍活跃于文人笔端。语义演变反映汉字表意从具体到抽象的拓展轨迹。

贺铸的诗词曲代表作
贺铸(1052~1125)北宋词人。字方回,自号庆湖遗老。汉族,祖籍阴(今浙江绍兴),后迁卫州(今河南卫辉市)。宋太祖贺皇后族孙,所娶亦宗室之女。自称远祖本居山阴,是唐•贺知章后裔,以知章居庆湖(即镜湖),故自号庆湖遗老。 贺铸长身耸目,面色铁青,人称贺鬼头,曾任右班殿直,元佑中曾任泗州、太平州通判。晚年退居苏州,杜门校书。不附权贵,喜论天下事。能诗文,尤长于词。其词内容、格较为丰富多样,兼有豪放、婉约二派之长,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。用韵特严,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。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,意境高旷,语言浓丽哀婉,近秦观晏几道。其爱国忧时之作,悲壮激昂,又近苏轼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,足见其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