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花简介

(学名:Carthamus tinctorius L.),属于菊科(Asteraceae)红属(Carthamus)一年生草本植物,又名刺红花、红蓝花、草红花。其茎直立,上部分枝;中下部茎生叶,呈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全部叶质地坚硬,革质,两面无毛无腺点,有光泽,基部无柄,半抱茎;头状花序多数,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,为苞叶所围绕,小花红色、桔红色;果实为瘦果倒卵圆形,乳白色;花果期5~8

红花原产于中亚地区。红花适应性强,喜温和干燥、阳光充足的环境,具一定耐寒、耐旱、耐盐碱能力,生长最适温度为20~25℃。世界红花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印度、美国、墨西哥、加拿大、中国、土耳其等国家,其中印度、墨西哥、美国的产量最大,约占全世界产量的70%。中国广为栽培,主要产新疆、黑龙江、西藏、青海、东、四川等地。

红花是一种集药材、油料、染料为一体的特种经济作物。红花中含有红色素与黄色素两种色素,明代的《天工开物》记载了提纯红色素的过程。在美国、法国、土耳其等国家红花油被广泛用于食用油。在工业上,红花油被制成油漆、清漆。医药行业上,红花含有丰富的药用价值,具有活血通经、散瘀止痛等功效。红花籽榨油后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19%~41%,茎秆可消化的总营养达60%以上,是质量上乘的饲料原料及植物精蛋白源。

祝允明·红花的诗句(共1句)

祝允明的诗词曲代表作

祝允明(1461年1月17日-1527年1月28日)字希哲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,因长像奇特,而自嘲丑陋,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,故自号枝山,世人称为“祝京兆”,明代著名书法家。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,十九岁中秀才,五次参加乡试,才于明弘治五年(1492)中举,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。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,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,以举人选官,在正德九年(1514),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,嘉靖元年(1522),转任为应天(今南京)府通判,不久称病还乡。 祝允明擅文,尤工书法,名动海内。他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又与文徵明、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。楷书早年精谨,师法赵孟頫、褚遂良,并从欧、虞而直追“二王”。草书师法李邕、黄庭坚米芾,功力深厚,晚年尤重变化,骨烂熳。其代表作有《太湖诗卷》、《箜篌引》、《赤壁赋》等。所书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皆为传世墨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