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花简介

(学名:Carthamus tinctorius L.),属于菊科(Asteraceae)红属(Carthamus)一年生草本植物,又名刺红花、红蓝花、草红花。其茎直立,上部分枝;中下部茎生叶,呈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全部叶质地坚硬,革质,两面无毛无腺点,有光泽,基部无柄,半抱茎;头状花序多数,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,为苞叶所围绕,小花红色、桔红色;果实为瘦果倒卵圆形,乳白色;花果期5~8

红花原产于中亚地区。红花适应性强,喜温和干燥、阳光充足的环境,具一定耐寒、耐旱、耐盐碱能力,生长最适温度为20~25℃。世界红花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印度、美国、墨西哥、加拿大、中国、土耳其等国家,其中印度、墨西哥、美国的产量最大,约占全世界产量的70%。中国广为栽培,主要产新疆、黑龙江、西藏、青海、东、四川等地。

红花是一种集药材、油料、染料为一体的特种经济作物。红花中含有红色素与黄色素两种色素,明代的《天工开物》记载了提纯红色素的过程。在美国、法国、土耳其等国家红花油被广泛用于食用油。在工业上,红花油被制成油漆、清漆。医药行业上,红花含有丰富的药用价值,具有活血通经、散瘀止痛等功效。红花籽榨油后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19%~41%,茎秆可消化的总营养达60%以上,是质量上乘的饲料原料及植物精蛋白源。

樊增祥·红花的诗句(共1句)

樊增祥的诗词曲代表作
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