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骨肉"作为汉语词语,本意指人体的骨骼与肌肉,引申为身体整体,最早见于《礼记·檀弓下》"骨肉归复于土"。其核心语义延伸为比喻至亲血缘关系,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用"骨肉之亲"形容父母子女间不可分割的亲情纽带。该词衍生出"情同骨肉""亲如骨肉"等成语,强化了其在汉语中表达亲密亲属关系的文化内涵。现代语境中既保留生理结构本义,也常用于形容海峡两岸同胞等抽象情感联结。
许棠,字文化,宣州泾县(今安徽泾县)人。工诗文,性僻难与人合。以作洞庭诗著名,时号许洞庭。棠久困名场,闻马戴佐大同军幕,招接文士,乃往谒之。戴一见如旧,留连累月,但从事诗酒,未尝问所欲。一日,戴大会宾客,命使以棠家书授之。棠启缄阅读,始知戴巳潜遣一介恤其家矣。咸通十二年,(公元八七一年)始进士及第,调泾县尉。至任时,郑谷赠诗,有“白头新作尉”之句。又曾为江宁丞。后辞官,潦倒以终。棠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后,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~
关注公众号,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。